主页 > 公告栏

三明山清水秀人文荟萃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

  「持續推進兩校各項交流與協作,讓兩岸民間交流愈加密切、和諧。」臺灣嶺東科技大校園長趙誌揚近來在福建省三明學院2023屆畢業生畢業典禮上如是說。
  
  三明學院地處閩西北山區,是一所全日製普通本科高校。2010年4月,經福建省教育廳同意,三明學院與臺灣中國科技大學、嶺東科技大學等臺灣高校開展閩臺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,樹立海峽理工學院負責項目管理,並於當年開端招生。現在,該項目已有9屆2392名學生順暢畢業,赴臺學生總數到達2007名。
  
  在本次畢業典禮上,臺灣嶺東科技大校園長趙誌揚、臺灣中國科技大學教務處教務長呂英瑞等嘉賓一行專程來校恭喜。趙誌揚代表臺灣協作高校致辭,並與臺灣嘉賓一同為海峽理工學院學生頒發學士學位並撥穗。
  
  三明學院海峽理工學院副院長張銳戈說,校園是榜首批福建省閩臺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校園,也是福建省榜首所與臺灣高校聯合申報協作辦學「4+0」項目的高校,先後與15所臺灣高校樹立姐妹校聯系。項目引入和吸收臺灣高校的課程體系、教學管理經歷和國際化師資等優質教育資源,註重學生歸納素質和實操技術的培養。
  
  閩臺聯合培養人才形式為學生高素質成長供給了多元渠道。近年來,海峽理工學院學生共考取境內外各類證照近3000本。在中國機器人大賽、全國高等院校BIM使用技術比賽等專業賽事上,海峽理工學院學生均有斬獲。
  
  林鶴蕓是三明學院海峽理工學院2022級視覺傳達規劃專業學生,其著作《星光》2022年12月取得安徒生(國際)藝術獎金獎。她說,校園開展的閩臺協作辦學,能夠讓自己接受到臺灣的規劃文化和先進的規劃理念,進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識面,這讓自己收獲頗豐。
  
  三明學院校長王乾廷表明,期望與臺灣協作校持續深化閩臺聯合培養人才項目,推進師生交流、高層次人才引聘協作,並在科研渠道共建和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打破,攜手共促閩臺高等教育交融開展。
  
  優質的育才成果,離不開優秀的育才部隊。早在2014年,三明學院便通過兩岸聯合培養人才項目開端引入臺灣人才,隨後相繼出臺臺灣地區高層次人才相關管理辦法,努力打造臺灣高層次人才登陸「榜首家園」,活躍推進閩臺教育交融開展,成為最早聘任臺灣教師的大陸高校之一,柔性聘任臺灣協作高校教師100多位。
  
  臺灣屏東「80後」青年吳誌鴻2016年9月來到三明學院,現在是該校資源與化工學院教師,首要科研方向是從事微生物燃料電池體系的開發與整合等相關範疇,現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、省教育廳項目1項、其他省級研究中心項目2項。
  
  吳誌鴻說,三明學院在人才培養與科研進展方向采納鼓勵性全面支撐,作為臺灣教師,不管在科研還是教學上,均能夠累積相關的經歷而擁有足夠大的發揮空間。他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,為多家企業供給技術服務,並輔導學生團隊獲省級大學生立異創業資助立項。
  
  如今,吳誌鴻不僅在教學科研上突飛猛進,自己也在這裏收獲了愛情。他說,三明山清水秀,人文薈萃,是一座讓人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。
  
  近年來,三明學院面向服務當地區域經濟開展需要,堅持人才立異驅動,加強明臺兩邊優勢互補,在科研立異、渠道建造、校地共建、老區復興等方面深化協作,打造了海峽兩岸村莊交融開展研究院、閩臺書院與經世致用文化研究中心、海峽兩岸轎車工程研製中心等一批兩岸科研協作交流渠道,為校園建造碩士學位頒發單位供給了有力支撐。
  
  三明學院人事處處長陳皓告訴記者,現在校園全職臺灣人才有61位,臺灣高層次人才引、用工作日趨成熟,2020年校園還受委托參加草擬教育部支撐臺灣教師開展的有關政策。
  
  為了留住人才,三明學院「以情促融」,讓臺灣教師與大陸教師享用同等待遇。在校園,臺灣高層次人才可結合自身特長與愛好,自主挑選從事教學型、科研型、地服型、創教型或歸納型崗位。
  
  同時,三明學院也聚焦人才培養,依托北大創業訓練營品牌並整合臺灣博士等優勢資源,組成立異創業發明教學研究實踐團隊,獲全國50所立異創業典型經歷高校等榮譽。陳皓說,臺灣教師的加盟使校園人才結構愈加優化、育人特征愈加明顯、強校腳步愈加堅決。
 
来源:未知  更新时间:2023-07-06 06:40  阅读次数